中新网兰州6月12日电 (记者 冯志军)“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塬一个边。”在坊间广为流传的这句俗语,映衬出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甘肃董志塬曾经的广袤富庶,但持续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其陷入不断“萎缩”的困境。由此,当地开启近70年的“保塬”之路,并探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范本”。
位于甘肃庆阳市境内的董志塬,黄土层厚度达200米以上,塬面面积910平方公里,南北总长110公里,东西最宽处50公里。其是目前世界上黄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
6月初,甘肃庆阳董志塬曾经水土流失危害严重的“治理典型”区域,如今已满目葱郁。 冯志军 摄
6月初夏,中新网记者辗转董志塬上的多个县区,印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瘠荒凉已无处寻觅,沿途多是花团锦簇、水光十色的如画风景,若不是毒辣的骄阳灼烧皮肤隐隐发痛,很难将眼前的勃勃生机与黄土高原联系起来。
多年来,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局长脱忠平反复辗转于“塬沟相间,沟壑纵横”的黄土塬上,每一处沟渠坡道、以及覆盖其上的花草树木尽被他“铭记于心”,,并通过科学方法观察对比一定时间段“毫厘之差”,以期实现对不同地形地貌和植物适应度,采取因地制宜地修复治理措施。
6月初,甘肃庆阳董志塬曾经水土流失危害严重的“治理典型”区域,如今已满目葱郁。 冯志军 摄
“每逢暴雨,大家都是往家里跑,而我们则本能地往深山里的观测站赶。”脱忠平向中新网记者介绍说,不同强度的降水过程,到底能产生多少泥沙量?对脆弱的黄土地造成多大冲击?对一些“正在发生”的数据变化分析尤为重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是一项需多学科长期观测、试验的过程。
脱忠平所在的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另挂有“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的牌子,其业务范围涉及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境内局地水政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监督。从1951年开启董志塬水土流失治理,近70年逐步完善并形成塬面、沟头、坡面、沟道“四道防线”治理模式。
6月初,甘肃庆阳董志塬上植被浓郁。 冯志军 摄
脱忠平表示,基于数十年来在董志塬“培育了十余处治理典型”,当地近年不仅成为内地高校及科研单位教学、实习的重要基地,先后还有俄罗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专程前来考察交流。
经过几代人数十年治理,已满目葱郁的董志塬并未减缓“萎缩”进度。据庆阳市官方统计,相比一百多年前,董志塬面积缩减了近400平方公里。异常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当地年入黄河泥沙量占甘肃年入黄河的三成。
“六十年前,所见的一条沟还只有几米宽,现在已经冲刷成五六十米宽的‘V’字大冲坑。”庆阳市庆城县居民张瑞勤亲眼目睹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对于“盼雨又怕雨”的黄土高原地区而言,留住降水才是“转危为机”的上策,在董志塬更是如此。在当地,无论村落如何现代化升级,“保留一个涝池”的习惯亘古未变。
千百年来,当地民众采用筑涝坝、修池塘、打水窖、种草木的办法,追寻着保塬之梦,以期“拯救董志塬,破解水瓶颈”。而始于四年前的庆阳“固沟保塬”工程全面启动及“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让水土流失的“历史包袱”演变为发展“机会”。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水土少流失,水源有保证。”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秦晓宏表示,当地目前已实现试点区域内九成雨水不外排,随处可见的景观带和常态化的云淡风轻,正是每一个“海绵体”在发挥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