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升农场组建一个名为“泥胶鞋”的乐队,参与者都是地升农场的社区会员。 “原来可以这样做农民。”在美国独立日那天,插着美国国旗的农用拖拉机,驾着马车的农民,载着孩子和家人,悠闲地行走在游行队伍中。
在地升农场,蔬菜是自己种植的,肉类和牛奶由附近散养牲口的农户提供,面包用自己种植的小麦磨成粉制作,鸡蛋是农场散养的母鸡所产,草莓酱、酸奶、比萨都是自己做的。
CSA成员组成一个群体,大家可以汇聚到一起定期组织活动。在参加劳动的时候大家轮流展示厨艺,不同季节组织一些不同的文体活动,组建一个有共同爱好的社交团体。
在参加劳作的时候,每位社区会员都能亲身经历作物从一颗种子成长为果实的变化。只吃当季作物的他们,宁可食用罐头也不去吃不知道来路的反季节菜。反季节菜违背了蔬菜生长规律,而且增加了消费成本和资源消耗。
成员的份额运送每周一次,所有箱子器皿都循环使用。
运送牛群。
农场主人和他们的牛舍。
开办中国第x家CSA农场的人大博士石嫣,曾有过半年的美国“洋插队”生活。我们从她的博客中选摘了部分她在美国社区农场实习的经历,,带你看看美国人的开心农场。
“小毛驴市民农园2011年份额报名开始了。”打开石嫣“吃在当地,吃在当季”的博客,招募客人的信息立刻跳了出来。
两年前,石嫣这位中国人民大学的女博士飞到美国明尼苏达州西南部的农场,开始了她为期6个月的“洋插队”。
2009年4月,回国后的石嫣在北京西郊六环凤凰岭脚下一块20亩的土地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社区支持农业(CSA)”的农场“小毛驴”。
到目前为止,“小毛驴”已经做到260户劳动份额和300户配送份额。“我们还有一个实习生的项目,让来农场的大学生熟悉整个运营过程,当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或者自己办农场,CSA运营模式和生态农业、可持续生活理念就得到了推广。”
2008年4月18日,26岁的石嫣来到了美国明尼苏达州,这里看到的农场跟她想象中的机械化农场相去甚远,城里人在这里劳动、交往,享受生活。
整整6个月,石嫣渐渐理解并且习惯了社区农场的环保理念,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对现实的思考写进了她的博客。跟随她的文字,我们见其所见,思其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