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曾经,他们是躺在病床上 等待救命的病患 今天,他们挽起袖子 捐献血浆,成了救命的战士 3月9日 烟台4名新冠肺炎康复患者 捐献恢复期血浆 成为烟台第二批自愿捐献血浆的新冠肺炎康复者 早晨7点半,32岁的王先生就...
曾经,他们是躺在病床上
等待救命的病患
今天,他们挽起袖子
捐献血浆,成了救命的战士
3月9日
烟台4名新冠肺炎康复患者
捐献恢复期血浆
成为烟台第二批自愿捐献血浆的新冠肺炎康复者
早晨7点半,32岁的王先生就从莱州匆匆赶往烟台。他是烟台首批出院的两名患者之一。同时出院的另一名患者刘女士,已于2月20日成功完成捐献。

王先生长期居住武汉。1月22日由武汉返回莱州,3天后无诱因出现发热,在家自服“感康、三九感冒灵、阿莫西林”后,病情无好转,1月28日拨打求医电话,被送莱州人民医院就诊。1月29日,经烟台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确认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我有义务捐献血浆,回报社会,救助其他的患者!”填表格、量血压、验血……在奇山医院采血室,面对中心血站工作人员的“感谢”,王先生说,“应该说感谢的是我。医护人员特别不容易,特别辛苦,特别感谢他们!
“我就是来报恩的”,31岁的江某说,“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给了我很多关怀,非常感动,我就想把这份感动传递下去,希望为其他的患者加油!”

1月28日,因发热、咽痛、咳嗽4天,江某到奇山医院就诊,CT诊断肺部炎症。经市级专家组确认,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入院后,江某得到了专家组和隔离病房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精心护理,病情持续改善。2月24日,治愈出院。按照规定,出院后还要接受14天的隔离观察期,今天恰好满14天。

还在住院时,听说康复后的血浆可以救治确诊患者,江某当时就有了想法。出院后,他主动联系医护人员,要求捐献血浆。这让曾经照顾过他的医护人员,内心倍感温暖。
“400毫升!”30岁的宫某,是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看上去有点瘦弱的她,之前没有献血经历,今天第一次捐献血浆,她毫不犹豫告诉工作人员, “一点儿也不害怕,内心感觉很光荣,我的命是医护人员救的,能用我的血浆救其他患者,抽多少都值!”

此前,宫某与确诊病例有接触。因头痛7天、发热2天,于1月26日到奇山医院就诊,胸部CT示显示肺部炎症,收入院治疗,后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

第一次看到分离出来的血浆是黄色的,乐观的王先生要求与自己的血浆合个影。“家里人支持你这么做么?”“支持!特别支持!妈妈还特意做了一大堆好吃的”,捐献过程中,王先生感慨“幸亏回了家。自从上了大学,在外地工作、安家,就再也没有在家和妈妈呆过这么长时间。”
一上午时间,小小的采血室,,洋溢着爱的暖流。看到4位捐献者如此乐观、积极,烟台市中心血站副站长李洪萍感慨说:“咱烟台人多么朴实,多么实在!”“最暖心的是,在与康复者电话沟通捐献时,所有人,没有一个人说半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