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遇寒潮 打新渐冷却 信托成主角 保本大回归
《投资与理财》文/刘珺 郑捷
从年初至今,资本市场剧烈震荡。面对“跌跌不休”的股市、日渐缩水的基金以及国际原油、黄金过山车般的价格起伏,除去银行理财类产品,大多数投资者似乎也没有其他的理财方式可以选择。但是,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也并不让人满意。从数量看,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已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理财产品市场,但“零收益”事件后,银行理财产品研发能力以及信誉等遭遇市场普遍质疑,QDII系、打新系列、信托贷款类产品似乎路路难行,投资者的选择也更加困难。半�年过去,稳健型产品渐成趋势。
1月份,QDII遭遇寒潮
由于QD系产品的基地——香港市场成为调整幅度最大的海外市场,,今年银行系QDII的绝大多数产品和1元净值说了“再见”。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获得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半年中,银行QDII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逐月减少。其中,1月发行量最高,约为70款;2月、3月份发行量分别约为30款、37款,只有1月的一半;4月、5月数据分别约为21款、23款,较前2个月数量又有大幅下降;6月发行量只有11款,较上�两月又减少50%。值得注意的是,月发行量11款的数量已经退回到2年前银行系QDII起航之时。
理财研究机构“普益财富”跟踪了目前仍在运行的60款QDII产品,发现收益为正的有18款,其余42款亏损,个别产品净值甚至一度浮亏60%。具体来看,中资银行33款产品4款收益为正,10款跌幅超过20%;外资行27款产品,盈亏各半。尽管其中部分产品实现了超过10%的收益,但相对于其他大部分跌破净值的产品,正收益产品显得凤毛麟角。对投资者来说,QDII产品显然丧失了分散风险的投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期A股市场的大幅调整,银行系QDII产品的表现目前可视为基本稳定,而且少数产品实现了正收益。例如农业银行目前有3款QDII产品的净值为正,其中一款产品甚至达到1.25元,其余两款在1.1元以上。如果外部市场转暖,则国内市场可以考虑适当配置。
2月、3月份,“零收益门”
2008年��年,关于银行理财产品最热门的词汇当属“零收益”。该事件的发起,源于投资者在某网站论坛�的一篇帖文。该帖文的作者发现,购买的浦发银行“汇理财”2006年第9期F2计划到期后,在所挂钩的4只港股表现较好的情况下,该理财产品却出现投资零收益的结果,投资者只得到了0.0396%的利息收入。该帖反映的情况在网络及平面媒体�迅速传播,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广泛关注。接着投资者对深圳发展银行的“聚财宝”、渣打银行[微博]的“聚通天下金猪宝贝”、东亚银行的“利财通”1期等理财产品相继提出零收益质疑。几乎所有银行都有涉及零收益或负收益的理财产品。一时间,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是银行能力不足还是刻意欺骗,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银监会一系列的监管行动由此发端。投资者手中如果有类似产品,则需要认真分析相关条款,迟量避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