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鲁山段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我省将历史性地消灭绝对贫困,与全国一道迈进小康社会。如何打好收官之战,确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个话题,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帽子”摘了攻坚精神不能放松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我们要接续奋斗,带领一千多万父老乡亲在小康路上稳步前行。”1月11日,,省人大代表、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表示。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南阳市贫困人口一度占全省总数的18%以上。2019年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南阳市持续打好春季“双基”提升、夏季“双业”攻坚、秋季“双貌”改善、冬季“双扶”行动等,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顺利,13万余名贫困群众摘掉贫困帽,计划脱贫的淅川等4个县已经进入退出程序。“今年,我们一方面要抓好剩余贫困人口减贫,一方面要巩固脱贫成效,让人民群众踏踏实实增收致富。”张文深说。
目前我省的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重点是什么?省政协委员、省扶贫办副主任郭奎立介绍,截至去年年底,从目标任务上看,我省的脱贫攻坚已经“大头落地”:贫困县退出达到74%,贫困村出列接近99%,减贫率达到93%,剩余的14个贫困县有望如期摘帽。
“对于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我们充满信心,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了。”他说,仍有脱贫任务的地方,要认真抓好工作、责任、政策三个落实;已经摘帽的地方,要坚持“四个不摘”、持续精准帮扶,确保所有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产业强了增收致富基础才稳
“鲁山县刚刚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组实地核查验收,有望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我们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夯实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省人大代表、鲁山县县长李会良告诉记者。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鲁山县相继出台了《就业和发展产业项目扶持奖补方案》《扶持带贫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专项政策,在全县打造了10大特色产业园区、156个特色带贫基地、1290个产业合作社,带动111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李会良说:“今年我们将持续抓实产业发展,让脱贫群众向着美好生活更进一步。”
“金融是经济的活水。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力老乡脱贫攻坚,金融机构责无旁贷,也会大有作为。”省政协委员、焦作中旅银行行长游翔说,“关键是要结合各地实际,找准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比如旅游扶贫就是一条好路子。”
去年以来,焦作中旅银行发挥自身在旅游行业的优势,推出“民宿贷”“农家乐贷”,发放扶贫贷款上亿元,帮助云台山景区附近经营农家乐、民宿的农户扩大规模,有力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增收。该行还为获嘉县袁家村智慧景区建设提供金融服务,全力助推项目落地投建,预计将带动当地2000余户农民就业。
精神富了奔向小康动力更足
摘帽之后,如何帮扶群众奔上小康路?“要强化‘志智双扶’,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苦熬不如苦干’‘脱贫光荣’的观念,振奋脱贫致富的精气神,提升脱贫致富的能力。”省人大代表、尉氏县国瑞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师鹏飞认为。
作为一名基层代表,他建议,脱贫攻坚不能仅靠政府,还要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同时动员社会力量等各方参与,支持农村发展,发掘好的产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引导,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素质,增强脱贫致富本领。”师鹏飞说。
省政协委员、郑州轻工业大学教授彭诗金认为,在脱贫攻坚战的最后阶段,必须充分动员群众,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致富,这样才能形成稳定奔小康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省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贫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大大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有目共睹。但到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要更加重视发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他说,要紧密依靠基层群众和基层组织,扶持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扶贫功能,真正变“输血”为“造血”。
(责编:于思远、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