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郭莹)10月8日报道 “非常朴实、非常低调、非常伟大、非常坚定!我的老同学,我清楚他!”10月8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进位于草市街和平电影院,观看正在热映的国庆献礼片——《攀登者》。当看到影片中由井柏然饰演的李国梁为拍摄中国登山队冲顶珠峰的影像资料而牺牲的场景时,这位老人眉头一紧,瞬间湿了眼眶。
这位老人,是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鼻祖之一”的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教授刘兴诗,他也是影片中李国梁的原型邬宗岳烈士的中学校友、大学老师。在谈起自己的老同学邬宗岳时,88岁的刘老含泪说出上面一段话。
校内活动结缘
1951年,邬宗岳进入中学就读,当时,刘兴诗与之同校,但因为年龄相差一岁,刘兴诗成为邬宗岳的高年级学长。刘兴诗印象最深的是,邬宗岳体育运动能力很出色。“他很活跃,很喜欢打篮球,先是是学校青云篮球队队员,后来又担任1951级环球篮球队的队长。”刘兴诗透露,在各种各样的机缘下,两个人产生了联系,也缔结了深厚友谊。
刘兴诗说,从中学毕业后,邬宗岳选择入伍参军,成为一名中国空军,等到自己再次见到他时,已经是1956年。彼时的邬宗岳,刚从部队退伍,成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前身)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的一名大学生。巧合的是,那个时间段,刘兴诗也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进入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找矿系担任教师,教授地貌第四纪地质学。两人的身份,就从校友,变成了师生。
在刘兴诗眼中,邬宗岳低调朴实,大公无私。“他不是一个张扬的人,性格特别低调朴实,在我的印象里,他就是非常安静平淡地度过了他的中学和大学生活”。刘兴诗说,但另一方面,邬宗岳又是一个非常舍己为公的人,“我们中学学生成绩都不错,考好一点的大学很容易,但是邬宗岳最后还是毅然选择从军入伍,守卫国家安全。大学毕业以后,他原本可以留校工作,但一听到国家有需要,又义无反顾地选择服从国家的需要,助力中国登山队顺利登顶珠峰。在他的心中,一直以国家为重,完全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利益。”
交付三件物品
“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顶珠峰,在北京华侨饭店举行庆功宴,在表彰优秀人员时,我看到了邬宗岳的身影。”刘兴诗说,当时邬宗岳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被表彰的人员都佩戴上了象征荣誉的奖章,庆功宴结束以后,邬宗岳交给刘兴诗三样物品,委托他带回成都,交给母校——成都地质勘探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
这三样东西,分别是二云母花岗岩矿石、一本国内媒体对于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新闻报道合订本以及国家授予邬宗岳等参与珠峰登顶工作的队员奖章。刘兴诗表示,当时看到邬宗岳取下佩戴在身上的荣誉奖章,要求他带回学校时,自己也非常不解,“我当时问他,这是国家给你的荣誉,为什么要捐献出来,邬宗岳说,是学校培养了我 ,才使得我有今天的荣誉,这枚奖章理应给学校。”刘兴诗说,捐献这些东西,显示了邬宗岳的胸怀,他并没有把这些看做是自己的东西,这显示他的低调朴实,也彰显了他的大公无私。”
用“橘颂”勉励学子
“为国登顶,寸土不让”,1975年4月24日,中国登山队再次冲击珠峰,为了拍摄队员冲顶的的珍贵影像资料,邬宗岳解开了安全绳,导致不幸身亡,尸体被千骨积雪掩埋,5月27日,,化悲痛为力量的中国登山队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在世界屋脊最高处飘起了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的意志和力量。
邬宗岳去世后,他的遗体留在了珠峰海拔8200米的位置,在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建立了橘颂园,树立起纪念邬宗岳汉白玉雕像,纪念这位用生命勇攀高峰的烈士。与邬宗岳渊源颇深的刘兴诗则成为负责布置橘颂园的人选,“《橘颂》是屈原一首诗,也是屈原对高尚人格和品质的表白,我想用这个词语勉励学校学生,希望他们能够以邬宗岳为榜样,拥有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